彩繪人生 看見幸福的未來
2014/07/04 | ◎丘理文、張茂昌、吳進輝/花蓮市報導
依舊是艷陽高照的日子,營隊活動已經進入第三天,為了讓參加2014年慈濟大學暑期快樂健康營的一百二十三位學員,能夠對慈濟有更深入的認識,今天(7/4)早上,隊伍就 由慈大校區出發,學員們將前往「靜思堂」巡禮。
◎慈濟緣起 富足人生
曾定居美國紐約三十多年,多次參與國際賑災的導覽志工葉沈秋菊,首先帶領大家參觀法華坡道,「為什麼要以法華命名?」藉由一幅幅真人實事的照片故事,介紹慈濟志工走入人 群,正如一部部的真實大乘法。簡介短片,也讓學員對慈善、醫療、教育、人文四大志業及國際賑災、骨髓捐贈、社區志工及環保有更深入的認識。從竹筒歲月到成為聯合國NGO一 員,慈濟人跟隨證嚴上人的腳步,一路走來始終如一。
走訪布展區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印順導師與上人的合照,「為佛教,為眾生」短短六個字,開啟綿長的慈濟路。從日存五毛錢的竹筒歲月,到現在全世界讚歎的藍天白雲身影;要 不是上人的德行,弟子的緊緊跟隨,怎會有今日遍布全球的慈濟足跡?
簡短充實的參訪行程結束,再次回到慈大校區,接續下來的課程。即將升上大四的慈大林子瑄同學,從一年級開始加入快健社,前年營隊活動前,因故不慎腳踝受傷,仍然拄著拐杖承 擔勤務。2014年營隊,她繼續承擔活動組勤務,除陪伴傳承學弟、學妹外,也在課程中擔任講座。「我是健康小達人」課程中,她分享健康的概念,引導學員認識菸酒與毒品的危 害。
而在「富足人生」課程中,林子瑄也讓學員利用學習單,了解如何記帳,知道自己的消費習慣,學習正確的理財觀念;並且透過生長在貧困家庭的沈芯菱,到目前不斷付出助人的成長 故事,以及緬甸農民「米撲滿」的故事,期待人人明瞭生活能少欲知足。每一位學員也在課堂中,領到一支竹筒。聽過林子瑄姊姊的分享後,因為在新聞中,看到菲律賓中部受到海燕 風災影響,很多人無家可歸,從美國回到臺灣兩年多,說得一口流利中文的陶天樺說,要將自己的零用錢存起來,去幫助更多的菲律賓人。
◎彩繪人生 志工典範
「彩繪人生」課程中的染布,也是學員的一項全新體驗。考量到安全,志工黃朝南請隊輔注意染料的火侯及溫度,並依照教導的方法操作。每一個人分到一條白手帕,並依照自己選擇 的方式打結,綁棉繩,然後再挑選自己喜愛的顏料進行染色。
人一出生就像一條白手帕般潔白,染料及花紋就是生命的過程,任由我們自己選擇色彩與圖案。由於每一個人選擇的顏色與圖案有別,結果就會變得不一樣。「就如同社會上有人當學 者、藝人或是律師,也有人為非做歹,身陷牢獄等。人的一生是否精彩,全靠自己如何經營,就好像自己的手帕需要自己管理。」黃朝南提醒大家。染布染了顏色,需要泡清水冷卻、 清洗及泡固色液,好比人生需要經過層層的關卡,一關一關的通過。他強調每一個人只有一條手帕,就像自己的人生,只有一次的機會,做壞了就無法重來。
首次參與染布活動的曾于真感覺染布的活動很有意義,看了自己所染的手帕,她很滿意為它取了「小紫」的名字。「感恩媽媽平時的照顧,我要將自己喜愛的小紫送給媽媽當禮物。」 受到媽媽影響的她,乖巧懂事,會做家務,也會打理自己的生活起居。每天清晨,她還會幫助同學綁辮子,是隊輔眼中的一個好孩子。
而人稱「黃老爹」的志工黃朝南,來自臺北市信義區,可說是營隊的元老,本身是國小老師退休,擅長活動策劃。從二十多年前,慈濟護專學佛營開辦時就開始參與,有如侯鳥般,每 年暑期之前,校園就會出現他的蹤影,營隊的構思來自德宣師父,經由上人首肯,在漫長暑假中,讓小朋友能夠對佛學有初步認識,四天的營隊生活,讓他們在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五 育皆能增長。
因為各功能組都需要人力,早期黃朝南身兼多職,幾乎需要面面俱到;目前則是負責節目活動器材的製作,並承擔隊輔舞蹈的教學。他說:「營隊最重要還是學員的安全,這也是上人 的期許。營隊標榜健康快樂,當然是要讓學員參與活動後,在漫長暑假中身心獲得舒緩,在遊戲當中學會做人道理,寓教於樂,學習效果才會更顯著。」
◎茶道人文 愛灑種子
多數人喝茶,卻未曾體會茗茶的意義;學員甫一進入茶道教室,茶道老師李淑錦,首先請大家闔眼端正坐好,雙手置於膝蓋上,把注意力專注在呼吸上。她讓大家靜心,希望大家碰到 煩躁的事時,可以將心安定下來。
擁有八年茶道經驗,也在花蓮慈小擔任茶道老師的志工李淑錦分享,茶道在中華民族已有五千年的歷史,這看似簡單的事,卻蘊含深刻的道理;素色的茶具,就有一股典雅之美,方桌 搭配圓圃團,取其做人內圓外方之意。無論是行茶、奉茶、奉茶點、享用或是善後,都要遵守茶道人文與禮儀。
「何謂茶道?茶源自中國,而道就是理。」品茗茶點,要注意品德,無論在行、坐、立都要端正。為了讓學員實際體驗茶道人文,她邀請大家喝靜思小葉紅茶,讓同學們以奉茶禮儀學 習端茶,品嘗「三好茶」。期待大家在喝下第一口茶時要心發好願、第二口茶時要口說好話,第三口茶時則身行好事;而在奉上茶食時,則要心存感恩,雙手恭奉。
短短一個小時,學員也許無法深入;但是李淑錦期許大家可以學習茶道內涵,以靜心、感恩、尊重為做人的品德。在品茗時,體會到每一滴茶水都是平等的,就如待人處事,應以平等 心對待。「短短的一節課可以為同學們種下一顆茶道人文種子,期待同學們用心耕耘,讓種子在長大後,可以發芽茁壯。」她由衷的祝福大家。
圖左 : 茶道教室中,志工李淑錦(站立者)分享品茗茶點,靜心領會人文之美。[攝影者:蔡宜蘭]
圖右 : 從「彩繪人生」課程中,學員實際學習染布,也從中體會人生哲理。[攝影者:吳昆祥]
圖左 : 星空下的「幸福晚會」,學員分享自己的心情故事,難過得落淚,隊輔在旁用心膚慰。[攝影者:吳昆祥]
圖右 : 慈大四年級林子瑄(左)同學,從一年級開始參與,除承擔活動也樂於傳承經驗。[攝影者:吳昆祥]
◎慈濟緣起 富足人生
曾定居美國紐約三十多年,多次參與國際賑災的導覽志工葉沈秋菊,首先帶領大家參觀法華坡道,「為什麼要以法華命名?」藉由一幅幅真人實事的照片故事,介紹慈濟志工走入人 群,正如一部部的真實大乘法。簡介短片,也讓學員對慈善、醫療、教育、人文四大志業及國際賑災、骨髓捐贈、社區志工及環保有更深入的認識。從竹筒歲月到成為聯合國NGO一 員,慈濟人跟隨證嚴上人的腳步,一路走來始終如一。
走訪布展區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印順導師與上人的合照,「為佛教,為眾生」短短六個字,開啟綿長的慈濟路。從日存五毛錢的竹筒歲月,到現在全世界讚歎的藍天白雲身影;要 不是上人的德行,弟子的緊緊跟隨,怎會有今日遍布全球的慈濟足跡?
簡短充實的參訪行程結束,再次回到慈大校區,接續下來的課程。即將升上大四的慈大林子瑄同學,從一年級開始加入快健社,前年營隊活動前,因故不慎腳踝受傷,仍然拄著拐杖承 擔勤務。2014年營隊,她繼續承擔活動組勤務,除陪伴傳承學弟、學妹外,也在課程中擔任講座。「我是健康小達人」課程中,她分享健康的概念,引導學員認識菸酒與毒品的危 害。
而在「富足人生」課程中,林子瑄也讓學員利用學習單,了解如何記帳,知道自己的消費習慣,學習正確的理財觀念;並且透過生長在貧困家庭的沈芯菱,到目前不斷付出助人的成長 故事,以及緬甸農民「米撲滿」的故事,期待人人明瞭生活能少欲知足。每一位學員也在課堂中,領到一支竹筒。聽過林子瑄姊姊的分享後,因為在新聞中,看到菲律賓中部受到海燕 風災影響,很多人無家可歸,從美國回到臺灣兩年多,說得一口流利中文的陶天樺說,要將自己的零用錢存起來,去幫助更多的菲律賓人。
◎彩繪人生 志工典範
「彩繪人生」課程中的染布,也是學員的一項全新體驗。考量到安全,志工黃朝南請隊輔注意染料的火侯及溫度,並依照教導的方法操作。每一個人分到一條白手帕,並依照自己選擇 的方式打結,綁棉繩,然後再挑選自己喜愛的顏料進行染色。
人一出生就像一條白手帕般潔白,染料及花紋就是生命的過程,任由我們自己選擇色彩與圖案。由於每一個人選擇的顏色與圖案有別,結果就會變得不一樣。「就如同社會上有人當學 者、藝人或是律師,也有人為非做歹,身陷牢獄等。人的一生是否精彩,全靠自己如何經營,就好像自己的手帕需要自己管理。」黃朝南提醒大家。染布染了顏色,需要泡清水冷卻、 清洗及泡固色液,好比人生需要經過層層的關卡,一關一關的通過。他強調每一個人只有一條手帕,就像自己的人生,只有一次的機會,做壞了就無法重來。
首次參與染布活動的曾于真感覺染布的活動很有意義,看了自己所染的手帕,她很滿意為它取了「小紫」的名字。「感恩媽媽平時的照顧,我要將自己喜愛的小紫送給媽媽當禮物。」 受到媽媽影響的她,乖巧懂事,會做家務,也會打理自己的生活起居。每天清晨,她還會幫助同學綁辮子,是隊輔眼中的一個好孩子。
而人稱「黃老爹」的志工黃朝南,來自臺北市信義區,可說是營隊的元老,本身是國小老師退休,擅長活動策劃。從二十多年前,慈濟護專學佛營開辦時就開始參與,有如侯鳥般,每 年暑期之前,校園就會出現他的蹤影,營隊的構思來自德宣師父,經由上人首肯,在漫長暑假中,讓小朋友能夠對佛學有初步認識,四天的營隊生活,讓他們在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五 育皆能增長。
因為各功能組都需要人力,早期黃朝南身兼多職,幾乎需要面面俱到;目前則是負責節目活動器材的製作,並承擔隊輔舞蹈的教學。他說:「營隊最重要還是學員的安全,這也是上人 的期許。營隊標榜健康快樂,當然是要讓學員參與活動後,在漫長暑假中身心獲得舒緩,在遊戲當中學會做人道理,寓教於樂,學習效果才會更顯著。」
◎茶道人文 愛灑種子
多數人喝茶,卻未曾體會茗茶的意義;學員甫一進入茶道教室,茶道老師李淑錦,首先請大家闔眼端正坐好,雙手置於膝蓋上,把注意力專注在呼吸上。她讓大家靜心,希望大家碰到 煩躁的事時,可以將心安定下來。
擁有八年茶道經驗,也在花蓮慈小擔任茶道老師的志工李淑錦分享,茶道在中華民族已有五千年的歷史,這看似簡單的事,卻蘊含深刻的道理;素色的茶具,就有一股典雅之美,方桌 搭配圓圃團,取其做人內圓外方之意。無論是行茶、奉茶、奉茶點、享用或是善後,都要遵守茶道人文與禮儀。
「何謂茶道?茶源自中國,而道就是理。」品茗茶點,要注意品德,無論在行、坐、立都要端正。為了讓學員實際體驗茶道人文,她邀請大家喝靜思小葉紅茶,讓同學們以奉茶禮儀學 習端茶,品嘗「三好茶」。期待大家在喝下第一口茶時要心發好願、第二口茶時要口說好話,第三口茶時則身行好事;而在奉上茶食時,則要心存感恩,雙手恭奉。
短短一個小時,學員也許無法深入;但是李淑錦期許大家可以學習茶道內涵,以靜心、感恩、尊重為做人的品德。在品茗時,體會到每一滴茶水都是平等的,就如待人處事,應以平等 心對待。「短短的一節課可以為同學們種下一顆茶道人文種子,期待同學們用心耕耘,讓種子在長大後,可以發芽茁壯。」她由衷的祝福大家。
圖左 : 茶道教室中,志工李淑錦(站立者)分享品茗茶點,靜心領會人文之美。[攝影者:蔡宜蘭]
圖右 : 從「彩繪人生」課程中,學員實際學習染布,也從中體會人生哲理。[攝影者:吳昆祥]
圖左 : 星空下的「幸福晚會」,學員分享自己的心情故事,難過得落淚,隊輔在旁用心膚慰。[攝影者:吳昆祥]
圖右 : 慈大四年級林子瑄(左)同學,從一年級開始參與,除承擔活動也樂於傳承經驗。[攝影者:吳昆祥]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